[碎念] Synology 群暉的文件不知道在工三小 / what a piss in synology document
本文于796天之前發表,文章內容可能已經過時。
2020/01/02 2020 上工的第一天,公司碩果僅存的唯一一台 Synology DS415+ 也終於掛了
開機沒多久就連不上,反覆幾次之後,出現了開機時所有燈號都狂閃的狀況
終於宣告不治
問題很明顯的就是Intel C2000 系列 CPU 的瑕疵
總之,機器老早就過保了,上面放的是 proxmox 的 vm 檔案
在NAS掛點之後,就從備份檔把這些VM還原回來了
想說網路上很多文章說只要焊一個電阻上去就可以修復
就把機器和硬碟先放著,等有空再去買電阻回來玩玩看
結果user今天早上就在靠腰,說上面有一台開發用的VM上面的歷史紀錄很重要
幹,很重要是不會自己備份逆?
又不跟我說很重要,要備份,然後自己也不做備份
然後現在VM 不見了,再來靠腰??
幹!真的不要以為資訊公司的員工就比較有sense ,屁!
不過呢,人微言輕,還是只好鼻子摸摸,想辦法救出來
然後就找到了群暉的這篇文章
1 | 如何使用電腦復原存放在 Synology NAS 上的資料? |
好, 1-9 都沒什麼問題,但是有人可以幫忙翻譯翻譯 10 是在工三小?
當然,我能理解因為每一臺NAS的環境不同,所以會有一些不同的變數
但是假如你是一個單純的user ,只是想要救資料,好不容易找了臺電腦
把硬碟都接上去,用ubuntu liveCD 開機,乖乖做了1-9的步驟
接著一定會傻眼, 什麼是 ${device_path} ?? 什麼是 ${mount_point} ???
寫文件的人你就不能配合個圖片,去說明應該要怎麼辨別 device_path ? mount_point 又是什麼?
這很簡單呀!
做完 9 的指令,其實就會回復你 NAS 分割區的名稱
好像叫什麼 vg1 的 <—這個就是變數,可能每一臺都不同,但是你起碼做個範例給人家看啊!
然後會在 /dev/vg1 底下看到當初建立的磁區 (我的叫 volume_1)
至於 mount_point 就是看你要掛載到系統的哪個目錄底下
所以我就要執行1
mount /dev/vg1/volume_1 /mnt
這樣就可以把NAS上的分割給掛進liveCD ,就可以進行資料複製了!
連一份文件都做不好,真的是服了這些據說很高薪的「工程師」..